记者 任成琦
2018年01月24日07: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香港九龙尖沙咀中心附近国旗、区旗飘扬。
新华社记者 卢炳辉摄
2017年12月19日,江苏公安边防总队连云港支队西墅边防派出所民警来到驻地幼儿园,与小朋友们喜迎澳门回归18周年。
郑永波 丁小添摄(人民视觉)
在第十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上,来自台湾的艺术家在介绍自己的创意作品。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2017年7月31日,2000余名香港青年在浙江大学观看两地青年共同参与的演出。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
2017年11月,台湾社区交流参访团到访江苏苏州御苑家园社区。
王建康摄(人民视觉)
1月4日,来自港澳等地的大学生,在江苏南通历史文化展示中心体验剪纸。
许丛军摄(人民视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新时期做好港澳台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就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香港、澳门和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擘画蓝图。
展望未来,只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推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行稳致远,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风采仍浪漫 魅力胜往昔
十九大报告中5次提到港澳,并在3处展开论述。报告把坚持“一国两制”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香港回归祖国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新发展新定位,也是“一国两制”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和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新发展新定位。
十九大将坚持“一国两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一个基本方略,这是一个不断递进的历史脉络。
历史俱往矣。时光上溯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以此为指引,通过外交谈判,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和澳门问题,一雪百年耻辱。
20年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不断塑造自己的现代化风貌。香港中西合璧的风采浪漫依然,活力之都的魅力更胜往昔。20年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就像一棵幼苗,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特区政府的治理效能、法治水平等多项指标均比回归前大幅提升。香港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巩固了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继续被众多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对外交往日益活跃。
对比回归前的经济持续下滑,营商环境恶化,治安不靖,投资者却步,回归后十几年来,澳门经济繁荣、民生改善、民主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刘艺良感慨地说:“今天的澳门,大街小巷游人如织、东西文化有机融合,世界文化遗产在这里迎接八方来客、蜚声国际的顶级演出在这里绽放别样异彩……”
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港澳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港澳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方向必坚守 发展须融入
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当前,“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践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拿香港来说,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制度还需完善,对国家历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传有待加强,社会在一些重大政治法律问题上还缺乏共识,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传统优势相对减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住房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
解决这些问题,满足港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归根到底是要坚守方向、踩实步伐,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首要是做到“四个不”,即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走样、不变形。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是落实“四个不”的关键和核心。
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方面,只有“一国”之责,没有“两制”之分。十九大报告点出履行宪制责任的问题,值得港澳社会认真思考。“宪法意识、宪法精神”对“一国两制”事业和港澳是“福”、是“根”、是“本”,是“定海神针”。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这表明中央新的发展思路,即强调港澳特区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与内地的互利合作与紧密联系。为此报告还明确提出,要制定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香港和澳门各界应做好功课,找到“国家所需”与“自身所长”的对接口,扮演应有角色,发挥更大功能。澳门城市大学助理校长叶桂平表示,在共同推进大湾区建设过程中,澳门可以发挥“一国两制”、国际贸易自由港、国际联系网络较为广泛等优势,围绕“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个基地”的定位,与大湾区兄弟城市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
和平促统一 分裂绝不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准确把握两岸关系的历史和现实,围绕两岸关系、祖国统一及对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极大完善、丰富和发展了国家和平统一思想理论,而且对新形势下开展对台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十九大报告则明确宣示,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认为,这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我们将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习近平同时强调,“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是能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安排。这一全新论述对国家统一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思考,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内容主张,为未来构建“一国两制”台湾模式提供了具体的政策指向。
当前岛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台海局势趋于复杂严峻。但我们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我们将继续坚持 “九二共识”,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
十九大报告强调,“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大陆一方面确保“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不变,另一方面坚持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有利于维护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两岸一家亲 共圆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我们要保持自身发展势头,同时采取正确政策措施做好台湾工作。”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两岸实力对比差距的不断拉大,大陆处理两岸问题的能力与自信也不断增强。只要大陆保持自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持续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就能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必将为实现国家最终统一积累和创造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
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新思路,是新形势下大陆对台政策的核心内容与重要抓手。
融合发展的具体内涵,是在继续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凝聚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并不断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的方式,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新思路,是实现 “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心灵契合”的重要途径。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马晓光表示,大陆有关部门此前已相继出台多项便利台湾学生来大陆学习和就业的政策措施。下一步,国台办将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台湾同胞福祉。
骨肉相连,血浓于水。不论是几百年前跨越“黑水沟”到台湾“讨生活”,还是几十年前迁徙到台湾,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兄弟。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更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说到底,中国是包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家园。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