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跨区域产业协同,推动南阳光电产业转型升级,2025年3月13日至16日,南阳光电产业协会、中关村e谷组织凯鑫光电、英锐光电、恒欣光学、晶亮光电等11家会员单位组成考察团,赴福州、上饶两地开展产业链交流对接活动。此次活动以“链光赋能”为主线,聚焦技术革新、产能协作与人才培养,为南阳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方向、注入新动能。
在上饶,考察团重点调研了当地光电产业集群。江西宏欣光学、江西超联光电通过智能化升级+高度自动化产线布局,光学小透镜年产能持续突破新高度。上饶企业家坦言,“通过工艺标准化和规模化降本,中小型光学元件企业同样能占据价值链关键环节。”以自动化驱动产能跃升的实践,成为上饶打造光学小透镜产能高地的重要引擎。
在福州,考察团首站走进福建海创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创光电是一家以光电子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为新一代激光应用系统提供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激光雷达、工业激光、光通讯、生物医疗等业务板块,在1.5um激光雷达光源模组规模化量产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公司董事长、福州市光电行业协会会长凌吉武分享了从技术研发到国际化布局的经验,其“激光光学+多元场景”的业务模式为南阳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新思路。
随后,考察团参访了福州威泰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威泰思光电在精密光学元件领域的全流程制造能力,以及福光股份在航天级光学镜头、车载镜头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令南阳企业代表深感启发。“从模具到镜头”的一体化生产模式,尤其为南阳光电企业提升自主配套能力提供了借鉴。
在上饶,考察团重点调研了当地光电产业集群。江西宏欣光学、江西超联光电通过智能化升级+高度自动化产线布局,光学小透镜年产能持续突破新高度。上饶企业家坦言,“通过工艺标准化和规模化降本,中小型光学元件企业同样能占据价值链关键环节。”以自动化驱动产能跃升的实践,成为上饶打造光学小透镜产能高地的重要引擎。在上饶市亚星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南阳考察团见证了从“6000㎡小厂”到拥有27000㎡厂房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跃迁路径。亚星光电14年间整体规模扩大4倍、产能爆发式增长的成长故事,坚定了南阳企业深耕细分赛道的信心。
考察过程中,上饶光电产业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引发关注。上饶宇瞳学校是宇瞳光学全资创办的一所职业学校,首创“前厂后校”模式,将课堂与车间无缝衔接,为行业精准输送光学、模具、机电“岗学融通”的复合型人才;江西光学检验中心依托2亿元硬件投入和顶尖专家团队,搭建起覆盖设计、检测、认证的全链条服务平台。南阳考察团成员表示:“从人才定向培养到检测资源共享,这种生态化思维对破解南阳产业链配套问题极具参考价值。”
下一步,南阳光电产业协会将以本次考察为契机,组织会员单位深入交流考察成果,聚焦产业痛点难点,探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可行路径。同时,协会将积极与闽、赣两地光电协会深化合作,以产业链协同为纽带,共建技术共研、产能协同、人才互通的区域创新联合体,助力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